产品咨询热线:4000-18-1890

新闻资讯

News
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媒体报道 > 正文

媒体报道

信息泄密者站上法院被告席

时间:2017-12-05

近日,一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在台州椒江法院开庭,15人站上了被告席,令人惊讶的是,其中还包括了1名民警和7名辅警,他们是安徽、黑龙江、河北的交通警务人员。

 去年5月,椒江公安在讯问涉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应某时,意外得知应某曾通过微信让人帮他查询车辆的登记信息。公安展开调查后,顺藤摸瓜抓获多名被告人,另有几名被告人主动投案。

 安徽某交警大队的辅警叶某也是被告人之一。
去年3月至10月,叶某利用其身为辅警的工作便利,进入公安内部系统查询车辆档案信息,内含车主姓名、联系方式、户籍地址、身份证号码等。之后,3万余条信息被他以每条3元或5元的价格,出售给被告人胡某、党某等人,共计违法所得16万余元。另外,有7名被告人高某、崔某等也以类似的方式向他人贩卖车辆档案信息,获利颇丰。

 在买家当中,路某、胡某等人当起了“中间商”。他们分别通过微信向上述的叶某、高某等人购买车辆档案信息、户籍信息,随后开始倒卖信息,把从上家获得的信息加价贩卖给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下家,赚取中间差价。去年4月至9月,胡某将购买到的信息以8元至10元不等的单价,出售给椒江区某汽车服务公司的经营者应某等人,用于汽车抵押业务等,共计出售上万条。
 椒
江法院审理认为,本案15名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。    最终,1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至4年6个月不等,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至200000元不等;被告人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,缓刑3年,并处罚金700
00元;被告人申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,缓刑4年,并处罚金40000元。

 来看看个人信息泄露都有哪些危害?

 1  垃圾短信源源不断: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,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.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。最新听说的是,利用小区短信,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,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,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.5万条。  

2  骚扰电话接二连三:本来只有朋友、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,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,有推销保险的,有推销装修的,有推销婴儿用品的。你不找他们,他们就自动找上门。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,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。  

3  垃圾邮件铺天盖地:个人信息被泄露后,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,也是以推销为主,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。所以许多用户每天打开邮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删除垃圾邮件,多羡慕国外对垃圾邮件的重判,一封就罚一百多美元。

 4  冒名办卡透支欠款: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,办个你的身份证,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,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,恶意透支消费,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,你说可恶不可恶,别人冒你的名花的钱,还要你来还上。  

5  案件事故从天而降: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什么身份,干些坏事,如果犯了什么案或发生什么事故,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,你可能还觉得这是哪跟哪啊?可是,这些案件事故的烦心事就来了,就算查清楚也会把你搞得精疲力竭。  

6  不法人员前来诈骗:最可恶的是不法人员到你的门头上来诈骗你。因为他们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,编出来些耸人听闻的消息,甚至对你的哪个朋友、同学或亲戚知根知底,还能报出姓名与单位,在你心神不宁之时,可以做出错误判断,在慌乱中上了骗子的当。  

7  冒充公安要求转帐:这就是胆大妄为的不法分子,敢于冒充公安局的名义,报出你的个人信息,然后说最近经常发生诈骗案件,提醒你某个帐户不安全,要你转帐,还告诉你一个公安的咨询电话,你一打那个电话还会得到确认,然后你信以为真,转帐了。虽然上当人不多,但时有耳闻。  

8  坑蒙拐骗乘虚而入:因为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,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会费心心机地想法子坑你、蒙你、拐你、骗你。有道是“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”,稍不留神,可能就会落入坏人的圈套。因为,他们可能会冒充你的朋友、你的亲戚或你的同学,甚至以假乱真,有时的确得非常小心。

 9  帐户钱款不翼而飞:有些人不敢在网上消费的最大障碍就是怕信息被泄露;还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的你的身份证,然后挂失你的银行帐户或信用卡帐户,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,再设置个密码,如果你长时间不用卡,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。

 10  个人名誉无端受损:个人信息被泄露后,出的任何事都牵连上你了。本来就是“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”,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,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,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,至少不会提高你的声誉。